在惠普76年悠久历史中,有着太多的光环,被看作是硅谷精神的起源,车库文化、惠普之道被业界广为传颂。
在中国,惠普的发展也已经有30年时光,惠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有太多事件具有示范意义,它可以说是很多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样板,更是很多中国本土企业学习的楷模。
而中国惠普作为中美电子领域第一家高科技合资经营企业,身份更加独特。
然而近几年来,对于在华的跨国公司而言,开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混沌期。
一方面,受到斯诺登事件的影响,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信息安全,自主可控成中国政府的重要基调,这一点随后演进为安全可控;
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产业奋勇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本地化企业,这些企业正在用创新的技术、思维、模式来向跨国企业发起挑战。
相比20年前,跨国公司的风光一去不返。,纷纷寻求“曲线救国”之策,例如,微软选择与世纪互联和中国电信合作,引入公有云和云应用商店业务,IBM搞起OpenPOWER联盟,而惠普的动作却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现在剧情反转:新华三或成国内企业级翘楚
时光快速推移到5月21日,惠普宣布与清华紫光达成合作,成立新华三公司,其中清华紫光占51%,惠普占49%。
在5月21日,清华紫光与惠普达成合作,宣布以不低于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新华三”公司51%的股权。
此事一经曝光,在业内引起渲染大波,有观点认为这是惠普在中国发展30年来,最终落魄收场,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惠普通过与本地化公司合作迎来新生。
在此次SuperdomeX开放日活动上,惠普全球副总裁、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企业集团总经理叶健在题为《在重塑中变革》的主题演讲中,对惠普在华发展战略做了详尽的诠释。
他指出,惠普全球战略将更加专注于创新。基于此,惠普要分拆为惠普企业和惠普公司,在企业级和打印及个人计算领域寻求更好的发展。分拆将在2015年11月1日完成。
通过叶健的介绍,我们应该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惠普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1.惠普将有三个品牌,惠普企业公司、H3C、惠普公司;
2.其中面向企业级市场的品牌是惠普企业公司和H3C;惠普公司从事的业务是电脑和打印机;
3.H3C和惠普企业公司两大品牌都会涉及的包括:网络、工业标准服务器、关键业务服务器、存储、技术支持服务、战略咨询服务;
4.而另有一部分也是归属在惠普企业公司品牌下:企业服务、金融服务、Helion云、软件、Aruba网络。
此前消息称,新华三(H3C)公司已经承诺全员持股,再加上这家公司的估值已经达到45亿美元,显示出茁壮的发展潜力。
的确,从新华三的发展来看,的确面临很好的机遇。目前,新华三在国内网络市场排名,承接过来的服务器、存储等业务也都是国内市场领先,再加上咨询与技术支持等服务,新华三无疑是国内企业级市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由此看来,惠普与清华紫光的合作,成为惠普在华布局的一招明智之举,不但解决了自主可控的身份证问题,还找到了一个比其他跨国企业更加灵活的发展模式。
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的中国企业级市场上,新华三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者,其将是联想、华为、曙光、浪潮等国内厂商的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