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9日,中兴通讯发布《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转让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相关事宜的公告》,持续半年多的阿里收购中兴软创(后简称软创)的传闻终于坐实。
一、 中兴软创背景、业务构成
中兴软创成立于2003年,此前一直是中兴通讯旗下一家子公司。其主营业务为电信运营支撑业务(即 BSS/OSS业务),为全球70个国家、120家运营商约5.5亿用户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服务,也是国内三家运营商BSS/OSS的核心供应商;也提供智慧城市领域内的交通(轨道交通、RFID数据采集及包含RFID数据处理的交通行业应用除外)和政务行业的应用软件产品研发、客户化定制及应用层系统集成服务。
分业务领域来看,软创可以为运营商提供E2E BSS/OSS解决方案,在固网计费运营有较为丰富的应用经验,其BSS/计费客户群分布在中国、亚太和非洲三个区域,约50局点、2+亿用户,而OSS业务主要在中国和东南亚区域。不过,其电信BSS产品在之前架构相对较为落后,业务交付以定制集成为主,在全球TOP运营商的应用比较有限,在竞争项目中经常陷入非业界主流供应商角色。
业务经营收益上,计费产品盈利性较好,而后付费Billing和CRM产品则出现较大亏损, OSS则基本维持收支相抵。特别是后两块业务,每局点人力投入大,产品化不足、盈利困难。在智慧交通和政企业务解决方案部分,软创在国内依托中兴通讯的网络平台,有实际的交付和应用案例,但海外有限,且该业务被认为缺乏合适赢利点,资金回收周期长。
从过去几年的经营情况来看,2014年到2016年,软在整体业务规模保持一定增长,但净利润率持续下滑。特别是2017年,收入下滑趋势明显,利润和现金流为负,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原母公司中兴通讯的财务负担,带来较大经营压力。
二、阿里收购中兴软创的历程
2016年9月22日,中兴软创刚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2017年上半年,坊间便传出阿里30亿收购软创传闻;
2017年7月初,陆续有媒体报道,阿里巴巴计划以20亿至30亿元的价格收购软创;
2017年10月26日,中兴通讯公告称,软创终止挂牌;
2018年2月9日,中兴通讯正式公告称,已将软创的43.66%股份,作价 12.233 亿元出售给南京溪软公司,同时,南京溪软对软创增资1亿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南京溪软取代中兴通讯,成为软创新的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根据公开资料,南京溪软是一家2018年1月注册成立的新公司,合伙人包括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麒维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上海麒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由此看来,该公司正是阿里巴巴为了此次收购专门成立的一个资本运作主体。
三、 为什么中兴通讯选择出售软创?
从电信行业来看,当前正值电信运营商受困于网络持续投资压力,以及传统电信业务来自互联网和OTT的竞争,纷纷缩减网络和运营支撑领域的CAPEX投入。运营商刚刚完成上一轮4G网络投资,投入巨大,但移动数据收入与之相比,可谓入不敷出。而且,更要命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运营商传统业务越来越多的受到OTT挑战,消费者更愿意出钱消费OTT那些内容丰富的互联网数字业务。
从全球主流运营商财报可以看出,电信运营商普遍经营压力大,如Ooredoo、VEON和Orange等都在压缩网络和IT领域的投资。另外,电信运营商4G已经基本建设,开始着手布局5G技术,并为5G网络储备资本,这也是运营商支出收入比下降的原因之一。实际上,由于过去2年电信运营支撑领域的投资不足,主流运营支撑软件和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爱立信、亚信、华为等都在考虑业务策略调整,聚焦业务范围来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进入集体过冬的状态。
中兴通讯出售软创,也有其公司本身原因,中兴通讯为聚焦5G核心业务战略,逐步剥离盈利能力较差的、或是与核心战略方向关联度较低的业务。随着殷一明等中兴通讯新领导层上任后,未来2年战略重心已调整为聚焦5G和5G承载,重点关注利润和现金流。在这个战略下,中兴通讯正在不断剥离盈利能力较差的、或是与核心战略方向关联度较低的下属公司。软创虽然也是为运营商提供服务,但业务主要集中在运营支撑软件领域,与网络主业并无非常直接的关联。这部分业务盈利能力不足,虽然收入相对稳定,但利润表现差,无益中兴通讯整体业绩的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