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至今,toG市场分化:各家凸显自身优势,AI登场
数据在线智能化,近两年,我们开始看到这种趋势。
2015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年版)》,自2016年3月起开始实施。新分类目录把云计算基础设施纳入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属于增值电信业务,为国家强监管领域。此项政策进一步加强了云计算业务的安全性。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鼓励“互联网+”,更多政府机构开始接受互联网背景的云计算厂商。
这一时期,成立于2013年的腾讯云迷茫两年后,看到了政府客户起到的强大背书能力,开始虎口夺食。同时,人工智能入场,各云计算厂商提供的服务开始分化,突出自身差异化的优势,切入或者创造了更多细分的政府市场。
先看阿里云的拓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维度:
1、通过定制化的云服务积累经验,建立可复制的模式。比如在税务云方面,从北京国税开始,阿里云相继与国税总局、广东国税、广东地税、浙江国税等达成合作,加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税务领域的应用,推进“智慧税务”。2017年初,阿里云正式推出中国政务云,并包含了政务网站护航、重大活动网络护航、政务直播、政务大数据舆情、攻防演练、等级保护安全合规等专业场景下的服务。这些拓展均试图以点带面占领各类垂直领域的政务云。
2、以阿里云ET城市大脑为代表的特色增值服务。这类属于发现痛点,创造需求的服务模式。2016年10月,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次发布ET城市大脑,并在一年后在杭州实现落地。目前,阿里云ET城市大脑还在不遗余力地向其他城市拓展,并开启了国际化的第一站——进入马来西亚。不过整体上,目前阿里云ET城市大脑在宣传性上的意义比较大,落地的城市还不多。毕竟,在治理城市“交通病”的问题上,中国城市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道路规划和车辆数量问题,ET大脑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还需要时间证明。
3、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阿里云、支付宝、手机淘宝等打造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等平台。《2017移动政务服务报告》统计显示,全国有364个城市通过支付宝为居民提供政务服务,服务种类共计12类100项,其中超过2亿人在支付宝上使用过政务服务。再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专线将失信人名单共享给芝麻信用,并将“老赖”们的失信违约记录实时同步到其个人芝麻信用,等等细节,均加强了政府的互联网+程度。
再看腾讯云,或许是受阿里云近年在政务市场上的大量进展刺激,马化腾2016年首次在云+峰会上为腾讯云站台,此后腾讯云明显加快步伐。这两年腾讯云几乎是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去,目前已和全国15省、50余座城市签约合作,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亮点,比如:
1、打造警务云,在公安、应急领域建立壁垒。目前,腾讯云已经与云南、海南、福建三省公安厅,湖南省应急办,南京、上海、宁波等市公安局建立合作,依托腾讯的数据基础、云计算能力,以及微信、QQ等社交平台产品,充分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促进“智慧公安”、“互联网+警务”的实现。腾讯云在宣传中也表示,其安全数据库囊括过亿号码库、亿级的恶意URL库、全国首个银行恶意诈骗账号库,和腾讯8亿社交用户等海量大数据。基于社交因素,腾讯云在公安、警务领域方面具备了其他云计算难以企及的能力。
2、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方向。该领域腾讯云与阿里云是完全的竞争关系,只是双方依托的平台不同,腾讯依赖的是庞大的微信和QQ,几乎可以覆盖中国大部分的互联网用户。2016年,腾讯与16个城市签下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协议,把微信打造成城市服务的入口,让户政、签证、交通、医疗、水电煤缴费这些生活杂事都能通过微信办理,让通讯、媒体、商业、民生乃至政务都运行在微信里。而腾讯云则为民生、政务、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提供后端服务支撑。
同一时期其他云计算厂商也开始着手政务云。在2016年的IT领袖峰会上,金山云宣布将专注游戏云、视频云、医疗云、政务云四个方向,并承担了北京市电子政务云的建设。
网易云则在2017年推出“专属云”,通过在公有云上进行物理资源隔离,确保用户数据安全可控,以此面向中大型企业和政府客户。在与广西消防总队的合作中,网易云帮助搭建了“互联网+数据智能+消防”平台,实现消防业务数据高质量共享、数据智能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