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统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部署来说,超融合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从2015年开始,以SDX为基础演化而来的HCI将计算、存储、网络整合成虚拟资源打包,通过一站式的控制和管理为客户提供了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共有云资源的使用需求持续加大,再加上一些替代方案的出现,使得超融合市场寿命受云市场狂飚限制。
超融合寿命受云爆发限制超融合寿命受云爆发限制(图片来自patriot.ma)
私有云的演进超融合是私有云的融合和演进,其基于通用的硬件平台,以虚拟化为中心构建。超融合的各个组件由虚拟化引擎统一控制,如软件定义存储就是由虚机控制器CVM管理。相比传统的本地解决方案,超融合的交付特性类似于分的分布式,能够横向扩展,部分企业也将其列为私有云方案的替代选择之一。
虚拟化是核心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对应的英文单词是“Hyper-ConvergedInfrastructure”,其中的“Hyper”一词起初指代的就是将计算存储的融合架构应用于虚拟化环境,提供基于x86平台的解决方案。由此可以看出两点,首先是超融合架构源于存储,从SAN迈进到SDS,有着分布式的特性。其次,超融合是以虚拟化为核心的,因此OpenStack加上Ceph是否算超融合就值得商榷了。
软件定义是趋势调研机构IDC预计,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超融合基础设施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同比增长68%,前四大厂商实现双位数甚至是三位数的提升,不少初创企业也在积极投身这一市场。与传统服务器存储模型相比,HCI的交付方式更适应软件定义的趋势,较传统IT架构可节省70%的部署时间,运维成本也比传统IT架构降低60%.投入使用后,HCI的资源池能通过增加数据中心节点来横向扩展资源池,便于工作负载的上线和迁移。
SDDC必经路作为构建下一代SDDC的重要基础,超融合在替换传统IT架构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和成本红利无需再多言,但是这种解决方案也并非十全十美。事实上,即使像Nutanix这样的超融合巨头也不愿意将自己局限在HCI领域,而是早早就切入到公有云市场,并且和GCP达成了合作,Nutanix Calm也为AWS和Azure提供了支持。从工作模式来说,Calm能够从底层架构调取应用环境,为不同工作负载推荐相对应的云服务,以及在多个云环境中迁移。
数据易成孤岛对于企业级客户来说,一套超融合系统无法解决全部的IT问题,其只是对已有IT系统资源交付与部署的简化。如果使用了超融合方案,意味着资源将以打包的形式提供,与外部存储数据的兼容性并不完善,很容易造成新的信息孤岛。而大规模数据中心在部署HCI架构时,也会针对不同业务属性进行选择,所以不同HCI之间的对接同样存在问题,进而影响了统一管理效率。
共享资源难平衡以往,数据在共享时需要分布式的文件系统或者是NAS,这并非超融合的强项。数据的存储在数据中心算是核心资源,而超融合的理念是共享,这种特质会导致计算、网络、存储要相互“平衡”资源配比,考虑到计算离不开存储,使得跷跷板效应显现出来,即一方资源占用率上升压制了另一方资源的发挥。
研发成本高在企业级市场,一套易于用户使用的系统往往有着复杂的后端研发流程,超融合也不例外。举例来说,HCI需要CVM虚拟机控制器,连接物理主机和控制虚拟机,配置时并不简单,毕竟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对硬件平台的需求不同,融合后也会增加相互适配的难度。同时,超融合架构中的计算、存储、冗余也需要对应配置独立虚拟网络,更不用说还要牵扯到物理资源共享的调配和隔离。当故障出现时,由于问题出现在盒子里,外部的分析诊断也会比较困难。
结语超融合在简化IT架构层面的红利并未消失,但长期来看离不开生态的支持,否则难以冲击Nutanix和VMware的防线。具体到HCI自身来说,就如同AWS靠EC2和S3起家,超融合也只是企业构建基础设施的手段之一,上层还需要丰富功能,与公有云、混合云摩擦出更多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