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云市场:激荡风云几载,谁是中国市场未来主导?

期待:2018年6月,改名OpenInfra中国日的前OpenStack中国日,将在北京召开。(改名缘由,详见 从OpenStack到OpenInfra 一文)。

裂变的观察与思考

和欧美的AWS、Azure、Google通吃八方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中国的私有云尚大行其道,但整个行业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和趋势:

一、大鱼吃小鱼

遥想2016年,应适兕之邀,我草草写就“InfoQ开源卷首语”一文,文中指出:

中国的OpenStack阵营由四大层面组成。

第一个层面是OpenStack厂商,一般称为一大八小:一大是华为,八小是AWCloud、99Cloud、EasyStack、UnitedStack、T2Cloud、UMCloud、KeyTone Cloud、Kylin Cloud.

第二个层面是硬件厂商,华为,联想,浪潮,中兴,宝德,华三等,均下注OpenStack.

第三个层面是大规模部署的互联网公司,百度,金山云,乐视云,京东云,爱奇艺等。

第四个层面是企业用户,移动,联通,电信,银联,人民日报等。

是的,你没有看错,“华为”出现了两次,他们的开源贡献也可圈可点。

笔者很高兴地看到,除初创企业有些变化外,其他公司都还发展顺利,整体格局似乎变化不大。有消息称KeyTone Cloud在2017年底停止运营了,而UMCloud也成为了UCloud独资。同时,我们注意到,很多公司都接受了来自政府或者BAT等背景的投资。同时,很多创业公司的年营收已经逼近1亿人民币,盈利数千万人民币,这比A股上奄奄一息的很多落后产能企业已经不仅是不遑多让,而是遥遥领先。

其中,2017年11月,同方有云董事长、UnitedStack创始人程辉指出:“有云将正式与清华同方股份达成资本与战略合作,自此有云将成为清华同方股份集团大家庭中的一员,并将成为清华同方从计算机1.0向云计算2.0战略转型的核心团队”。祝福程辉!

此外,新华三、数梦工场等云计算劲旅纷纷亮相,动辄上百家私有云、政务云客户名单,让您眼花缭乱,心悦诚服。

我们期待,在资本层面上,会有更多大鳄的加盟,进一步加速行业的整合。

二、快鱼吃慢鱼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关注盈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市场占有率,对创业企业的融资尤为关键。能够通过扎实的口碑和客户关系,快速锁定行业,成为该领域的快鱼。

在国内,私有云的最佳实践是政务云和央企云。在国家网络信息安全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旗下,自主可控、开源、创新成为甲方的主要诉求。政务和央企有足够的预算和动力来推动云计算的应用。正如中国铁路信息技术中心技术支持部高明星部长所说:“我们之所以构建基于OpenStack的开源云平台,一是企业自身的需求,二是顺应当前IT发展的趋势,这两者正好走到了一个交汇点,水到渠成”。

另外一个风云人物,得数中国移动的刘军卫,他带领的中国移动苏研云计算研发团队,为整个移动内部的云计算提供技术支撑,继2016年荣获OpenStack超级用户大奖后,进展飞速。

2017年,仅移动内部的云计算项目,苏研就完成了数亿人民币规模。此外,还破天荒地完成了第一次技术输出,成为了中国工商银行的技术提供商,该项目荣获“中国开源云联盟”2017年底优秀开源云案例评选的唯一特等奖。中国移动大云4.0版本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移动的云计算团队也成为了一条快鱼。

三、良币驱劣币

此标题为多位朋友反对,因为他们观察到的情况往往是:劣币驱逐良币。但我想说的还是:良币驱劣币。社会竞争环境的正常化,往往是所谓体制的理顺。

我们注意到,随着更多的技术人员走上领导岗位,桌面下的交易越来越少。我听说过的一个存储行业的案例,来自武汉的一所高校,某软件定义存储的龙头企业一举中标。后来甲方说,有很多企业,拿着过时的技术,过时的产品,来参与竞标,我当时就让他们回去了,难道他们是认为我们傻吗?

此外,破解恶意竞标,对付劣币最有效的方式是技术创新,特别是基于开源的技术创新。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冲击力往往是摧枯拉朽式的,而且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一直坚信:创新力和差异化才是开源带来的最大价值。

劣币驱良币,非一日之寒;良币驱劣币,亦非一日之功。归根到底还是那三个字:持久战!前人有诗云:“牢骚太胜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